新妇见舅姑是件藏心思的事,入城之前,我在馆驿里就已经装扮齐整。
    姨祖母刘太后对我当真不错,去世前还亲自为我赐下嫁妆,首饰都是宫中之物。
    我没有在头上插满金钗步摇或明晃晃的珠饰,那太过惹眼。
    不能锋芒太露又不能过于朴素,要在低调中彰显出身门阀。
    我选的是一组玳瑁篦钗,上面有精工雕刻的花朵凤鸟,一看即知不是凡品。
    身上的衣服也费了些考虑,几年前的蜀锦,颜色虽不抢眼,却是这乱世中难得一见的质料。
    我和魏郯在征途上行了婚礼,如今来到丞相府中,这里的尊长姑嫂还是第一次见新妇。
    堂上坐满了人,男女老幼都有。
    似乎除了出征的男丁,魏氏留在雍都的族人都到齐了。
    甫进门,各种目光便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我身上,似乎有那么一瞬间的安静,落针可闻。
    我脊背笔挺,拿出最端庄的仪态,敛容垂眸,朝前方款款迈步。
    “夫人,少夫人傅氏拜见。”
    引导的张氏向上首礼道。
    “少夫人上前来。”
    一个声音徐徐道。
    我微微抬眼,只见上首处,一名妇人端坐着,心想那大概就是魏氏的主母郭夫人。
    魏氏的家况我大略知晓。
    魏郯的母亲吴夫人是魏傕的元配,而郭夫人原本是魏傕的妾,出身寒门,却颇得魏傕喜爱。
    六七年前,吴夫人病故,郭夫人成为继室,也就是我现在的姑氏。
    面前已经铺上了绣垫,我双手交叠于前,向妇人下拜道:“儿妇傅氏,拜见姑氏。”
    郭夫人的声音含笑:“少夫人远行劳顿,快快起来。”
    张氏过来将我搀起,毫不意外的,我对上了郭夫人打量的目光。
    她不老也不年轻,看样子正值盛年。
    看得出她对今日这会面很重视,身上的深衣浆得没有一丝褶痕。
    乌黑的头发梳作重髻高耸,饰物却不多,脸上的白粉和精心勾勒的长眉,让人看不清她的表情。
    “听说东边近来雨水频频,不知路上顺利否?”
    郭夫人拉过我的手,和声问道。
    我微笑,道:“谢姑氏关怀,路上并无坎坷。”
    郭夫人颔首,笑意和蔼。
    寒暄过后,她将堂上的魏氏族人一一引我见礼。
    魏氏出身河西,算得高门,却不算大族。
    魏傕没有将河西的族人全部迁来雍都,只带着几个得力的兄弟子侄。
    所有家眷凑在一起,也就这一屋子的人。
    郭夫人身旁立着年纪相仿的一男一女,锦袍总角,眉清目秀,像一对画上的童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