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楚了。”
    青莲道长长叹了一声道:“他们是在西迁。”
    “西迁?”
    赵洵追问道。
    “不错。”
    青莲道长无奈的摇了摇头道:“西迁的目的是为了转场,之所以转场是为了活下去。
    他们所在的那片草原因为大旱已经寸草不生,牛羊、马儿没有吃的会饿死,人也会饿死。
    除了西迁他们别无选择。”
    恩师的话让赵洵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话,岂不是证明西域的不少部族城邦就是从草原迁移过去的?
    或者说他们的血脉之中有不少草原人的血?
    这似乎就解释的通了。
    “恩师也就是说这次北方蛮族和西域联合进攻大周是早就合计好的。
    他们本就是同宗同源,要达成协议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不错。”
    青莲道长点了点头道:“他们确实是同宗同源。
    为师一开始还在疑惑为何两者能够如此同步。
    现在看来一切都在情理之中啊。”
    吴全义无奈的苦笑道:“最后我看到的一个画面是在阳关,也就是说他们确实是出关而去了。”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赵洵近乎本能的脱口而出。
    青莲道长直接怔住,良久嘴唇方是启合道:“你方才说什么?”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赵洵有些无奈,我就是这么有才华,怎么办嘛。
    脱口成章,有这么值得惊讶的吗?
    “好诗,真的是好诗啊。”
    吴全义面上满是喜色,赞叹道:“好一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真的是写尽了送别友人的情义。
    天下还有什么比友情更值得让人称颂的呢?”
    赵洵心道这才哪到哪儿啊。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赵洵有心要表现,便信口拈来道。
    卧槽!
    这下青莲道长吴全义完全石化了,就像是一尊雕塑一样。
    如果说方才他还只是震惊的话,现在完全是像看妖孽一样看着赵洵。
    一句诗信口偶得还好理解,这接下来又是一句,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作诗的人真的是有大才的啊。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