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洵赫然起身,先是冲李太平行了一记叉手礼,随后在贾兴文有些震惊的目光下单手负于身后,开始踱步酝酿。
    作为一个前世主修古典文学的穿越者,诗词储备量可谓是丰富,来到大周朝后他要是在诗词比拼这方面败落下风,上辈子就是白活了。
    赵洵不但要作诗,而且要即兴作诗。
    踱了七步之后,赵洵微微一笑:“赵某献丑了。”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此诗一出,画舫之中立时变得沉默了。
    这些读书人虽然作诗的本领很普通,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明白什么是好诗。
    赵洵这首诗不论是意象铺陈,还是情绪递进,亦或是思想站位都是顶级的,直是把众人镇住了。
    良久之后,方是有人如梦方醒。
    “好诗,真是好诗啊。
    好一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世人皆觉春日生机勃勃,秋日萧瑟悲苦。
    可赵公子直言秋日远胜春日,体现出意气风发。
    年轻人就该如此!”
    “对啊,对啊,后两句才是绝了。
    晴空一鹤排云上,一鹤冲天,景色豁然壮丽,心情也随之开朗。
    便引诗情到碧霄,表现出赵公子直上九霄的凌云之志啊。”
    赵洵心道这些家伙品鉴水平还是可以的,能够把这首诗解剖成这个样子,已经很不错了。
    “过奖了。”
    赵洵拱了拱手,谦虚道。
    永和县主李太平听闻此诗,眼眸中满是喜爱与羡慕。
    “赵洵,你这诗作的真是绝了,本县主很是喜欢。”
    李太平是个直来直去的性子,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从来不扭扭捏捏而会清楚的表达出来。
    “多谢县主殿下夸奖。”
    赵洵微微颔首示意。
    便在此时,赵洵猛然间觉得自己周身穴位似被一股真气贯通一般,身体下意识的一阵颤栗。
    这感觉和他在青龙寺时如此的相像。
    是浩然气!
    如果说一次是巧合,两次的话就绝对是有故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