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前的闹剧被大家主动忽视了,好像没有发生过这一件事。
    中午午休时间,走读的都回家吃饭睡觉,住读的也下楼去食堂吃饭,教室里面一时间就剩下方攸一个人。
    他坐在桌前,合上课本,揉了揉眼睛。
    整个上午都在翻看课本,让方攸的精神极其疲惫。
    好在苏醒之后,他已经不像以前一样嗜睡。
    关于学业这件事,方攸根本就没打算要放弃掉。
    相反,他要取得一定的好成绩,这不仅仅是为了不辜负小妈的期望,同样也是为了他自己。
    就在刚才,方攸翻看书籍看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脑子里面竟然多出一些的前世记忆,是关于高中生活的记忆。
    方攸隐隐感觉,他前世的记忆并没有被抹除,或许随着刺激的增加、修为的增长,终有一天会恢复。
    而这些记忆对于现在的他来说,是一种修行的资粮,不可抛弃。
    学习,就是刺激大脑或者说魂魄的最好手段。
    方攸再三环视教室,确定教室里面没人了。
    他深呼吸三次,将肺腑之中的浊气排空,然后双腿与肩部平齐,双手安详的放在大腿之上,口齿兑塞,头脊正直,将眼睛半阖半睁。
    整个人意图进入心静的状态之中。
    修仙问道,首要要求就是求得一个“静”
    字,静有三个层次,第一是“身静”
    ,也就是要在修炼的时候保持身体放松的状态,安详自若;第二是“心静”
    ,要求修炼者进入一念不起,杂念消除的境界,正所谓‘身如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而第三个,则是“意静”
    。
    心静之后,恍惚中还有一个“我”
    字存在,这一步就是要求修炼者将“我”
    也忘掉,神与意和,有诗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就点出了关键所在。
    静字三层贯穿修炼的始终,是重中之重。
    方攸现在才刚入门,自然不可能达到“意静”
    的层次,即便是心静,他也需要调整呼吸,默念法诀,才能进入状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