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三章 重拾老本行
在土路上,车子开得并不算快。
车窗外的池塘还在开着增氧机。
唐浩泽调下车窗,听到哗哗的水声,还有增氧机打起的水花在阳光下带着淡淡的颜色。
他关上车窗,回头问:“卢叔,这些池塘已经放苗了?”
“养着过冬虾。”
“养着虾,这水很不错啊!”
高密度养虾的水最多保持六十天的鲜活,以后的水藻类是比较少的。
但他看到的水是带着黄绿色的。
而现在过年都已经有四十多天了。
这水确实很不错。
卢方笑着说:“主要是换水换得勤。”
这里的池塘,每两到三口就配备一口蓄水池。
换水也就有了保证。
养石斑鱼和养虾是两个概念,石斑鱼对水质的要求相当的高。
“到时候石斑鱼和虾可以一起起捕。”
唐浩泽越看到了,这些池塘有不少的网箱,那肯定是养了石斑鱼的。
而且这些池塘也不算是高位池,最多就是有水泥护坡的泥塘而已。
他看到一些池塘的水泥护坡已经有崩缺了。
想来那些都是老塘。
这时正是海上涨潮的时间,车子沿着一条五六米宽的进水渠一直开到了管理区域。
这个养殖基地的管理人员看老板来了,自然不会怠慢。
见到唐浩泽,更像是见到了大领导似的拘谨。
卢方看他们拘谨,就带着唐浩泽去后面的育苗场。
唐浩泽发现这个育苗场其实也很大。
里面有一个石斑鱼育苗场,一个虾苗场和两个专门用于做海神庙的育苗车间。
其它车间,都不是卢方的目标。
他带着唐浩泽来到做海参的车间。
外面,老刘已经在车间只玩等着了。
唐浩泽进去后,发现车间里的气温并不比外面高多少。
这与其它的水产养殖车间有很大的不同。
而且里面竟然有好几台的大功率立式空调。
他这才想起刚才看着车间外墙就觉得有些不对。
这个车间是隔热的。
不过他也大概明白了。
海参的产卵的气温要求不会很高。
这里也应当是将气温调控成合适的环境,水温自然也差不多。
唐浩泽看着育苗池中已经孵化出来但还没附着的幼体。
打一烧杯上来能在水里看到密密麻麻的。
老刘介绍说:“这些幼体已经顺利过渡到原肠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