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下文学 www.bxwx520.net,最快更新悠悠小日子最新章节!

    以下是:<strong></strong>为你提供的《》小说(正文 60)正文,敬请欣赏!

    最快更新!

    因为山西的灾情,康熙从木兰围场归来之后的好心情完全被破坏了,噶尔图成了最大的倒霉蛋,生生的从山西巡抚被贬到了洪洞县令,如若不能按照康熙的意愿顺利完成救灾任务的话,这个县令一职还不知道能不能保得住呢,更不要提升迁了。

    当然在这事上,噶尔图也是无辜的,天灾.这种事情哪里是他这么一个巡抚就能够左右的?就算说是失职也顶多是因为灾情发生的时候他人不在山西罢了,可那不也是因为奉命入京去户部安排钱粮的事情?只可惜偏偏赶上这种事情出了事。

    打从一征准格尔之后,康熙这几年都没有动兵,国库也却是攒下了些银子,当然这也都是康熙强行要求的,毕竟他心里还一直惦记着要把葛尔丹彻底消灭掉的事情,不可能有了银子就去造园子享受。

    可现在因为山西的事情,康熙一方面调拨粮草去山西,另一方面还不得不忍痛掏出了大笔大笔的为了对付葛尔丹而存下的银子从江南购买粮食调往山西去赈济灾民,同时还下旨免去了山西受灾地区三年的赋税。当然,这大笔的银子康熙是很不可以出的,可发生了如此的灾难,本就对他的统治有动摇,若是不能很好的解决,来年想要去征讨葛尔丹那就肯定有无数人反对。

    只是即便此时的政策相当优惠,灾民们仍然不乐意留在时不时就可能出事的地方。说是故土难离,可当这片故土三天一小震、五天一大震,大雨瓢泼淹没了无数良田村庄、人根本都活不下去的时候,但凡有把子力气的,哪个还乐意留下?但看看朝着京城过来的灾民,各州县都是头疼不已。

    面对这般的严峻形式,康熙火大了,在朝堂上也没了风度,严厉的要求大大小小的官员都要交份关于如何赈灾的折子,可天灾并非人力所能控制的,满朝文武虽然没有哪个敢在这个时候和皇上呛声,但对于交奏折的事情,还是能拖则拖,病假事假什么借口都能找出来。

    在这种人人避而不及的时候,九阿哥和十阿哥这两个平日根本不掺合政事的皇阿哥居然联名上了关于赈灾的奏折,不能不能说是让人侧目的事情。至于这两个阿哥所说的什么因为心忧灾民、于是十阿哥彻夜苦读参照了洋人的设计弄出了一个能够预测是否由于的玩意,可让灾区重建工作多些防范的内容,众大臣基本都是无视了,此时的重点是皇上的批复,两位阿哥说得再天花乱坠也不顶用,皇上不高兴,那说什么都没用!

    康熙第一眼瞧见折子的时候,没什么特别的反应,心里还忧心过是不是这两个儿子被某些有心人给利用了,当了阵前的小卒子。尤其是打开折子一看前面的话,他几乎立刻就确定了这种想法,前面那些不显山不露水、看似花团锦簇的文字却隐含着低调中表忠心的意思,而且越看越让人舒服的文字,绝对不是那两个一说去尚书房就头疼的儿子能够写出来的!

    只是瞧着那有几分熟悉的文字风格,康熙也疑惑了,若是太子呈上来的折子有索额图的痕迹他不奇怪,大阿哥的折子带着明珠的影子他也见怪不怪,可怎么老九老十的折子偏偏多了几分哈丰阿的味道?莫非哈丰阿真的已经决定了他那个宝贝外孙子的归宿?破罐破摔决定就老九或者老十了?

    想到这里,康熙反倒没了什么不安,哈丰阿那只老狐狸若不是真的决定亲近些,是定然不会有这种举动的,左右早晚他也会和自己成了亲戚,那帮着两个不成器的儿子改改奏折这事他也就不去追究了。

    想明白这些,康熙继续看下去,终于看到了属于两个儿子亲自撰写的部分——那份算的清清楚楚的账单绝对是老九的手笔,而那一大段用大白话解释的什么“气压计的用法”绝对就是老十写出来的!

    看着气压计的说明以及老九所说的打算捐献的数量,康熙的脸上已经多出了笑意,哈丰阿代笔的事情已经完全被他淡忘的,甚至他还觉得自己的儿子很上道,知道自己写不明白就去求助他人,这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表现;而哈丰阿丝毫不掩藏他自己的风格,也是很光明正大的举动嘛!康熙不怕儿子笨,就怕儿子不知天高地厚!

    虽然贵为皇上,但其实康熙和一般父亲还有有些相同之处的,纵然儿女不够出息,可只要肯踏踏实实听话,那就是好孩子,有他这个家长在,还能不给儿子们铺条康庄大道?可若是不知好歹……哼哼,他也不是什么慈父!

    放下了追究代笔的事情,康熙仔细的研究起了老十所说的气压计的事情,因为这种玩意的确有些深奥,康熙还不顾脸面的把老九老十拉了过来,让他们给他详细的讲解了一番气压计到底怎么用。

    应该说是天公作美,老十把气压计带过来的时候还是艳阳高照,只是根据一贯的实验数据,老十觉得这气压值偏高,一狠心便说下午八成会下雨。

    康熙听了这话,本来是不信的,他之所以会让两个儿子在早朝上演示这玩意,其实单纯只是想要奖励一下这两个肯动脑子、想办法的儿子,哪怕他们所说的法子不顶用,康熙也要表彰一下这种精神,更不要说老九还打着要“捐赠”的旗号,这可是为了国家大义而仗义疏财的表现,是要大力表彰的!

    康熙一心要让满朝文武瞧瞧,他的儿子们,哪怕是一直被人称为“文不成武不就”的两个,也是懂得为国尽忠的。

    可谁不曾想,十阿哥的判断居然准了!才用过了午膳,天就阴了下来,不多时候瓢泼大于便到来了。虽然京城此时进入了雨季,可北方的天哪怕是雨季也不不会同江南那般阴雨连绵,三五天能下一场便是好的了,而前个儿才下过场雨,照理说这两天应该是没有雨的才对。

    在满朝文武都认为不可能下雨的时候,十阿哥的那个气压计却偏说有雨、还能说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