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下文学 www.bxwx520.net,最快更新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最新章节!

    选错专业不算什么,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是外国人的白眼冷遇。那时的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力蒸蒸日上,而与之相对的,是固步自封的中国一直在走下坡路。所以,他们看不起中国人,甚至给予中国“”这样侮辱性的称呼。

    诶

    颇晓佛学的王维愣了愣,脸上露出几分莫名“佛经有载, 为西域对国朝的代称,并无侮辱之意啊。

    “”一词源于佛经,本是一个中性称谓,自甲午后,就变成了战胜者对战败者的嘲讽、蔑称,其下含意,怕是连猪狗都不如。

    刚刚还在疑惑地王维

    放肆

    太极宫中,李世民不可置信地一拍桌子“竖子尔敢”

    蛮夷之邦也敢如此欺辱华夏,谁给他们的胆子我上邦尊严安在未央宫。

    刘彻拂袖而怒“奇耻大辱什么王朝竟这般软弱窝囊,被一群蛮夷之邦压着打

    奉天殿。

    沉浸许久的杀伐之气不受控制从朱元璋身上溢了出来好啊,那倭国是嫌咱大明的刀锋不够利吗

    他咬牙切齿,恨不得现在就亲自带兵,去把对面那群倭贼给砍了。一旁的朱棣脑子到底活泛,虽也恼怒,但谨慎地捕捉到了一个词明治维新。

    老朱家对皇子的教育很是不错,朱棣也读了些诗书史卷,他想起来一句诗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朝虽然是旧邦国,但其使命在于革新。革新而有新机,这便是后世的倭国超过华夏的原因么

    郁达夫曾经举过一个例子,说留学的时候,他和一个师兄去小酒馆喝酒,旁边一桌也坐着几个日本学生,结果,那群学生无缘无故就对着他吐了一口痰,嘴里还骂着“口人” “叭儿狗”。郁达夫全程表情平静,甚至在那几个学生走了之后,他还能平静地冲对面的师兄笑,说,这是常事。

    咸阳。

    嬴政扶着剑柄的手猛然抓紧,声色俱厉可耻可恨

    连异邦小族的平民学子都能对华夏子民如此侮辱,国朝之上又该是何等弱小,简直尊严尽失荡平诸国的始皇帝属实是难以想象后世形势会如此翻覆。

    太极宫中的李世民狠狠一

    摔杯子“那日本到底是什么国家,竟这般狂妄”

    长孙皇后也是满脸不可置信“郁达夫还平静地表示这是常事,可见这样的侮辱冷遇更是数不胜数,后世怎会孱弱至此啊

    她情感向来细腻,听完郁达夫的身世,又了解到这留学一遭,对他作品里的悲凉愈发感同身受起

    来,不禁也开始同情这千载之下的后辈。

    几乎同时,听到这一切的王翦蒙恬卫青李靖尉迟恭秦琼等人俱是怒发冲冠,军人铁血,最是见不得国家受辱,他们沙场征伐,为的就是邦国稳定,外侮不侵,那日本学生这样,简直和指着他们的鼻子骂无异

    各位将军身上战意铿然,纷纷大恨只可惜不知道日本到底是哪一个国家,否则他们就要当场请命荡平敌寇。

    最义愤的竟是诸天万朝的文士,可能因为文人身份的微妙联系,虽然新旧文学之间颇有不同,但他们也愿将郁达夫引为同道。文人脸面何其重要竟然被如此羞辱,对方还是异族,这丢的不是天下文士的脸,而是整个华夏的脸

    辛弃疾“铿”的一声拔出长剑大宋遭金人欺辱,后世华夏又被东瀛欺辱,可恨我等士人竟不能为国家纾难

    李白杜甫犹自错愕,大唐繁盛,异邦诸人不仅可以杂居长安,更能入朝为官,他们俱是将大唐视为天朝上国,顶礼膜拜,连对大唐子民也是尊重有加,千年之后,这些人就会骑到他们的头上吗

    王维讷讷难言朝中遣唐使阿倍仲麻吕,因慕唐风,改名晁衡,陛下曾允他入国子监,与诸王公贵孙学习,其后他又考中进士,入朝为官。晁衡,便是来白东瀛。

    裴迪亦是怔愣“一朝上国,一朝口”他艰难地吐出那两个字,只觉那些屈辱像是穿越时空而来似的。

    大唐的文士,怎么能想到,有朝一日这个国度的后人还会有伏低做小被横加侮辱的时刻呢

    童年是一个人一生的底色,而大学又是一个人三观塑造的关键时期,不幸的是,这两个时期里,郁达夫所遇到的全是歧视与欺凌。这样一个人,你怎么能奢望他长成活力四射怼天怼地的样子所以,后来他会形成悲凉而略显颓废的审美情趣,也就不难理解了。

    李贺撑着床榻,细长的通眉拧成一个川字,本就瘦削的脸更见愁苦。是啊

    ,白眼、冷遇、欺凌、这是伴着他从幼时成长至今的东西。他本是李唐宗亲,却因家道沦落,沉沦当世,父亲去世后更是连饱腹都成问题。可是

    他长叹一声,似在与郁达夫对话

    “我与你俱遭丧父之痛,你却更有弱国之悲,焉能不苦。”世道浇漓,也不知郁达夫能否抗下重重悲凉

    这忧郁困穷而又仍怀赤子之心的李长吉,竟是将郁达夫引为同调,为他担忧了起来。

    北宋。

    听完一切的苏轼兄弟亦是唏嘘感叹 “幼时孤苦病弱,长成后又在异国受欺,其中苦闷难以言说。三观塑造,想必是指个人的志趣理念吧

    在那样的环境下长成,再好的心性也不免会被消磨。

    苏辙敛眸摇首,没有人听到这些遭遇还能保持轻松 “如他所说,郁达夫之哀苦,竟是比李长吉更甚。”

    长吉虽苦,犹有大唐,可郁达夫的王朝呢

    另外,由于留学日本,涉猎群书,郁达夫也受到了日本物哀美学的影响,所谓“物哀”,简单来说,物,就是外界事物;哀,则是主体对事物产生的感受,包含有同情、哀伤、悲叹、怜惜等种种情绪,主要展示一种哀婉凄清的美感世界。这种美学意味在故都的秋中也有体现。

    未央宫。

    刘彻冷嗤一声 小家子气。

    他想起楚棠先前说汉赋时曾强调的恢弘气魄,说,这是只有大一统王朝才能孕育出的深广宏福。他喜欢这样的赞美,也读出了这背后的深意。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是大汉的强大才让司马相如有那样的底气,文士与国家,一命相连。那日本听起来似是个弹丸小国,却能逼得后世华夏子民沦落至此,两相对比之下如何不令他心惊

    带上主观情绪的汉武帝几乎本能的厌恶着日本的一切,包括文化,同他一样,许多鉴赏能力满级文人学士也拒绝深味所谓的物哀之美。

    白居易将杜甫的诗吟了一首又一首,满怀敬意地感叹 “温柔敦厚,沉郁顿挫,这才是一等一的美学。”他也学起后世的词语了。

    杜牧浅浅对比了一下,拿出了李白的诗集 “还是太白诗最能提振心气。”

    什么物哀,太衰颓了。

    欧阳修展开写有“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折扇咏叹再三 “物哀怎么及得上此词气魄宏大。”奉天殿里。

    朱元璋冷着脸从鼻子里发出一声轻哼 “东洋小国,就是喜欢搞这些酸不拉叽的,没个大气样,郁达夫学什么不好学这些,我华夏文章不够昌隆么

    他现在正在气头上,连带着把郁达夫也迁怒了一通,可那话里,更多的还是怒其不争的愤懑,寄予着众多兄弟厚望的朱标赶忙上去顺毛,满殿父慈子孝里,缩在角落的的朱棣忍了又忍,小心翼翼地举了个手

    “可是,只有强盛之邦才会有人遣使而去,郁达夫留学日本,学他国种种,是不是因为,本国太落后了

    后面几个字他没敢说完,因为满殿的人都目光炯炯地盯着他 “闭嘴”没有人敢细想这背后的意味。

    当然,除身世经历与文化影响,最重要的一点也可以想见,那就是上面已经可以窥到端倪的国运的悲凉。

    诸位帝王眼神一凛要说到了

    郁达夫出生在什么年份光绪二十二年,两年前,是甲午年。一场海上战争,让日本发现中国的虚弱,也让中国从天朝上国的梦里醒来,割地、赔款,在以后更是家常便饭。

    日本曾经需要向我们学习,处处仰望我们,谁能想到,形势会有这样的翻覆呢作为弱国子民的

    郁达夫在日本受尽歧视、侮辱,而他甚至不能反抗,因为他的国家,确实就是那样孱弱。这种孱弱会影响到每一个人,后来郁达夫在作品里写,

    “败战后的国民尤其是初出生的小国民,当然是畸形,是有恐怖狂,是神经质的。”

    嘶

    诸天万朝的众人倒抽一口凉气。

    太触目惊心了。

    可楚棠仍在继续 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其时,东三省国土已失,华北势微,北平亦在飘摇之中,作为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知识分子,郁达夫心中不能可能没有触动。同一时期,他另有两篇散文可以佐证作意

    原因是为了映霞还没有到过北平,想在没有被人侵夺去之前,去瞻仰瞻仰这有名的旧日皇都。

    映霞是他的第二任妻子,这一次他

    是带着妻小出游的。

    另一段说得更直白 “,下面只能再来略写一点春和夏以及秋季的感怀梦境,聊做我的对这日就沦亡的故国的哀歌。

    是的,时代风云里的文人并不能独善其身,他已经感知到了国家日渐衰飒的气息,并在文字里流露出隐忧。孱弱的国家、衰飒的时代,震动着一个救时文人的心,文中反复提及北方、北国、北平、故都,或许正有不可言说的时代意义,对故都皇城的眷恋,可能也潜藏着对国家的眷恋。而那些清幽的、静谧的、悲凉的、衰飒的景物,或似倾颓国运,或似飘摇己身。繁华落尽,满目沧桑,原来在“故都”二字上就可以品味。

    时代的苦闷当然不能概括一个文人复杂的作意,但知人论世,我们很难说这篇文字中毫无苦闷。

    沦亡的哀歌。

    短短五个字重重敲在了众人的心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