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下文学 www.bxwx520.net,最快更新位面商人在明末最新章节!

    张天宏自然知道刘白羽的想法,骑着大毛驴凑过来:

    “这就不错了,邻县那才叫可怕,路倒多到密密麻麻,最后干脆直接原地挖坑埋上,而且十几年前就是这样了,弄的路边的草都比别出高出一大截,关贤弟能在这世道把县里治理成这个模样,还算是有点太平盛世的样子了!”

    太平盛世也有路倒?刘白羽心里一奇,不过想起来宋朝在王安石改革前就被称为盗贼到处跑了,唐朝在李渊事情山东也是不断叛乱,就是明朝朱棣,朱元璋时期,这白莲教之类的宗教闹事也是此起彼伏,按照刘白羽对中国农民的了解,如果不是实在活不下去,哪里会去信教和官府作对呢!

    事实上,由于中国水旱灾害不断,所谓的盛世其实也是灾害不断,只不过和末世相比,盛世时因为劳动力比较值钱,地主们会积极吸纳流民,把社会不稳定因素在基层消灭,而到了末世,因为人口总多,地主们一般就不会吸纳流民,甚至还会趁机提高地租,赶佃户出门,把佃农制度换成农奴制度,反而制造了更多社会不稳定因素,而流民多到一定程度,就是黄巾起义,明末流民之乱这种事情了,社会不稳定因素集合起来的力量甚至超过了地主,乃至朝廷的力量,立刻就是天下大乱了.

    张天宏似乎一直想把关县令拉近刘白羽的阵营,一开个头,就滔滔不绝的推销起关县令的好处来,不过这刘白羽因为路倒之事对于关县令早就有了偏见,所以愣是从张天宏的一堆好话中找出了关县令一大推问题出来.

    这关县令么,按照明末的标准,就是一个青天大老爷了,基本不会贪赃枉法——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很多应急的各种杂税,都要让张天宏这样的豪绅募捐,豪绅很多事情自然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也不玩欺上瞒下,截留自肥那套,算是腐朽明末官场上的异类了。

    当然关县令也不是海瑞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主儿,靠着职权在县城里贩卖各种杂货,不过他心不算黑,搞得也是自由竞争那套,没有欺行霸市,垄断抬价什么的,所以这种在现代足以双规的主儿,在明末却是因为过于清正廉洁,据说晋升无望了。

    这可真够让人无语的!不过刘白羽也想开了,自己需要的不就是这样的人么?自己那漏洞百出的身世,无论是碰上海瑞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主儿,还是一些没底线的官员,都是天大的麻烦,象关县令这种人,反倒是不错的选择了。

    终于走到县城的门口了,这县城也是许多年前修得了,刘白羽用肉眼一看就觉得县城的城墙有点歪斜,而且或深或浅的裂缝也

    让刘白羽怀疑这高危建筑是不是能随时倒掉……

    几个衙役自然也和电影里一样,横眉立目的出城进城的都要收税,没钱的也要拿出点东西来,领头的那个似乎和张天宏关系不浅,对着毛驴上的张天宏拱了拱手:

    “原来是张老爷,关县令正等着您呢,这位少年英杰是?”他看到刘白羽和张天宏两人并立,而且衣服也是光鲜,不敢怠慢,直接就给了刘白羽一个少年英杰的称号!

    “这位是吴典史!捕捉强盗,安抚地方可是出力不少,二弟可要结交这位君子了。”张天宏对着刘白羽指出了这位的身份.

    典史?那岂不就是实权在握的公安局局长?刘白羽想到。

    典史是中国古代官制,设于州县,为县令的佐杂官。原本职责是“典文仪出纳”【就是一个类似纠风办外加财政局的官员】。明清两代均有设置典史,掌管缉捕、稽查狱囚,属于未入流(九品之下)的文职外官,但在县里的县丞、主薄等职位裁并时,其职责由典史兼任。因此典史职务均由吏部铨选,皇帝签批任命,属于未入流品级中难得的“朝廷命官”。

    这人的实权不小,可要好好拉拢,刘白羽脑中把现代公安局局长的权限代入典史身上,顿时就觉得这个穿着半新不旧粗布衣裳的吴典史过得去起来,拿出一快银子,足足有十两重,扔给吴典史:

    “我刘白羽最佩服的就是吴典史这样安靖地方的好汉!一点茶水钱,不嫌弃你就拿着!“

    “多谢刘老爷赏!”吴典史接住之后,垫了垫发现足足有十两重,就是不由的眉开眼笑起来!再一看现代银块的做工,自然把刘白羽脑补成某大家族的后人,所以随时赏赐的银子都是这么体面!而大家族的人,固然手头阔绰,可是大多是心胸狭窄之辈,自己可要应付好了!

    “弟兄们,刘老爷可是出身高贵的主儿,大家以后可要看清楚了,刘老爷的事情可要办的仔细!”吴典史对着几个看门的衙役喊道,而后对刘白羽一脸的媚象:

    “刘老爷放心好了,日后要是有不长眼的冲撞了您,您一句话就是了,订什么罪您说了算!”

    我xxoo!刘白羽差点没从大毛驴身上掉下来了,这位是公安局局长还是小混混呢!十两银子就至于这样么?只好对着吴典史拱了拱手,微笑道:

    “那是自然的,以后少不得麻烦吴典史!”

    其实刘白羽很多事想当然了,明朝末年,政府权力大幅度萎缩,士绅权力大涨,吴典史这个刘白羽眼里的公安局局长也就是县城里说了算而已,而且县城里真

    正的富户能搭上关县令还是类似张天宏这样豪绅的主儿,也不见得怕他就是了,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吴典史也就是类似现在城管队长的存在,甚至还不如呢,哪个城管队长要亲自下基层才能捞油水的?

    正因为这样,吴典史可没胆子按照朱元璋时代的制度,让刘白羽,张天宏下来接受检查,实际上也不用检查,两人护卫带的长刀是个人就能看到的,而是点头哈腰的,刘白羽,张天宏两人带着护卫,直接穿城门而入了…….

    今天可是发了一笔大的啊!吴典史摸着十两银子正高兴的时候,几个衙役围了过来,面色愁苦的哭穷:

    “吴典史,我老妈死了,缺钱用!”

    “吴典史,我家老爹死了,缺钱用!”

    “吴典史,我家婆娘生了小子了,缺钱用!”

    “好吧,好吧,今天老爷我就大出血一把!”吴典史也知道不能一个人吃独食,得分一些汤汤水水的给底下人,把身上的散碎银子摸出来赏给了,其实未必有半两,可还是让吴典史心疼不已,把怨气撒在一个入城卖柴禾的农民身上:

    “你看什么,就是你了,携带凶器进城么?这把刀我没收了!滚吧!”

    “典史老爷,那是我砍柴的刀啊,吃饭的家伙!”

    “柴刀啊!那也不行,让老爷保管着,等你出城再给你!只要收一笔很小,很小的保管费就可以了!“吴典史和气的说道.41治国捷径

    县城内,刘白羽在张天宏的指引下,去见了三班六房的大小官吏,刘白羽大大方方的每人赏了一钱银子,而县丞、主薄是没有的,因为关县令不愤这两人吃相太差,激起民变,撵走了这两人,导致县丞、主薄位置空缺,而根据大明朝的规则,吴典史那个刘白羽眼里的龌蹉男就是县里实际上的二把手了……

    中国一向的官场潜规则,如果两人关系不凡,那是要走后门不走正门的,张天宏也不例外,直接走了县衙的后门,为了表示亲近,张天宏自然也不称呼官职,不顾礼仪的高声喊道:

    “关贤弟!我给你找的能人来了!还不快过来迎接?”

    “再大的能人可以凭空变出粮食来?大哥你也别安慰我了,这丢官罢职是小,百姓换了一个贪官酷吏,只怕就是遍地烽火了!”这人似乎喝了点酒,说话有点磕磕绊绊的,言语中激愤之意,溢于言表。

    大哥!您是堂堂县令,不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啊,怎么跟一个愤青似得!遇到问题不想办法解决,就知道危言耸听?!刘白羽被关县令这话雷的外酥里嫩,还没见到本人,就直接打了一个不靠谱的标签.

    不过刘白羽不知道的是,由于八股文的推广,明朝的读书人就是好大言,不顾实务,象关县令这样的愤青还是比较实在的,刘白羽要是见过东林党内大话连篇,实际事物根本不懂的诸多君子,只怕就会明白了,明末是愤青治国是不假的,关县令之所以仕途不得志,是因为此人愤青的还不够——你该骂一百句昏君,奸党啥的,怎么能说没人可以凭空变出粮食来,这怎么行???

    不过出乎刘白羽意料的是,自己和张天宏进去的结果,没看到一个斗志昂扬的愤青,倒是看到了一个满身酒气的文艺青年,背对着张天宏和刘白羽二人,正在自斟自饮,借酒消愁。

    “呵呵呵!我听到张大哥一直说你是如何如何,为民分忧,是本县的支柱,结果真是见面不如闻名!真是大失所望!”刘白羽觉得和这种人说话,正常交流只怕不行,所以只好剑出偏锋。

    “哼,站着说话不腰疼,有句话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算了一下,想过去这一关就是喝粥也要几千斤糙米……”

    “要我说,你这是庸人自扰之,这流民又不是本县的,撵出去就是了,临近几个县不都是这样么?各家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不是么?再说了,这年头能管好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官都是好官了,有时候你得学着装聋作哑!”张天宏规劝他。

    “说的轻巧,那都是汉人啊,和你我一模一样的人!又不是番邦鞑41治国捷径

    县城内,刘白羽在张天宏的指引下,去见了三班六房的大小官吏,刘白羽大大方方的每人赏了一钱银子,而县丞、主薄是没有的,因为关县令不愤这两人吃相太差,激起民变,撵走了这两人,导致县丞、主薄位置空缺,而根据大明朝的规则,吴典史那个刘白羽眼里的龌蹉男就是县里实际上的二把手了……

    中国一向的官场潜规则,如果两人关系不凡,那是要走后门不走正门的,张天宏也不例外,直接走了县衙的后门,为了表示亲近,张天宏自然也不称呼官职,不顾礼仪的高声喊道:

    “关贤弟!我给你找的能人来了!还不快过来迎接?”

    “再大的能人可以凭空变出粮食来?大哥你也别安慰我了,这丢官罢职是小,百姓换了一个贪官酷吏,只怕就是遍地烽火了!”这人似乎喝了点酒,说话有点磕磕绊绊的,言语中激愤之意,溢于言表。

    大哥!您是堂堂县令,不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啊,怎么跟一个愤青似得!遇到问题不想办法解决,就知道危言耸听?!刘白羽被关县令这话雷的外酥里嫩,还没见到本人,就直接打了一个不靠谱的标签.

    不过刘白羽不知道的是,由于八股文的推广,明朝的读书人就是好大言,不顾实务,象关县令这样的愤青还是比较实在的,刘白羽要是见过东林党内大话连篇,实际事物根本不懂的诸多君子,只怕就会明白了,明末是愤青治国是不假的,关县令之所以仕途不得志,是因为此人愤青的还不够——你该骂一百句昏君,奸党啥的,怎么能说没人可以凭空变出粮食来,这怎么行???

    不过出乎刘白羽意料的是,自己和张天宏进去的结果,没看到一个斗志昂扬的愤青,倒是看到了一个满身酒气的文艺青年,背对着张天宏和刘白羽二人,正在自斟自饮,借酒消愁。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