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底下纳凉的老汉是个善良的:“这几天水冒得慢,绳子能接的都接上,如今也够不到水了,你们要实在渴得慌,上我家喝去,我家还有点水。”
    “老伯,我这有截麻绳,能借我水桶试试吗?”
    徐茵说着,从包袱卷里摸出一条拇指粗的长麻绳。
    “试吧。”
    老伯把脚边的水桶给她。
    徐茵把麻绳接到水桶吊绳上,试了试拉力,够结实,这才把水桶投入井里。
    古井里的水真的只有浅浅一层,水桶即使充分地放到井底也接不起多少水。
    徐茵拎上来的时候,趁机往水桶里引了些泉水。
    大家看她吊起来小半桶水,激动得不得了。
    老汉捋着胡子呵呵笑:“还是小兄弟有本事。
    我们今儿早上忙活半天,也只吊起来见底一层。”
    徐茵但笑不语。
    她把水桶递给王大牛,让他们家先喝。
    “你们喝完,我再试试。”
    王大牛一家推辞了几句,然后抱着水桶你一口、我一口,痛快地饮起来。
    终于不用像此前那样,沾点水珠润唇了。
    “这水真甜真好喝!”
    “像甘露一样!”
    “喝完就觉得浑身有劲!”
    王大牛的老爹喝着喝着落起泪:“老天爷呀,下场雨吧!
    没水喝的日子太难熬了!”
    老汉跟着叹了口气:“荒年难捱啊!”
    徐茵默默接过王大牛手里的水桶,婉拒了他来打水的提议,折腾好一会儿,又提上来小半桶,给二郎手里的葫芦灌满,又让二郎、三妹喝了个够,剩下还有点水,她连水桶一起还给老汉。
    “老伯,谢谢你们村的水。”
    离开前,徐茵悄悄塞了两斤大米给他,叮嘱他早点回家,别跟外人说家里有水有粮。
    老汉提着水桶、攥着米袋,老眼含泪地目送他们远去。
    ……
    在大杜村喝了顿饱水之后,王大牛一家的话语多了起来。
    提起此行的目的地东宣府,王大牛道:
    “我前年去过一回,那里比咱们府城要气派得多,街上人也多,不过物价也比咱们这贵。
    那会儿一壶凉茶,收了我十文钱,今年不晓得涨到多少文了。”
    “爹,咱们这缺水是因为不下雨,东宣府兴许雨水多呢。”
    他小儿子说道,“要是没涨价,你给我买壶喝喝呗!
    我长这么大,还没喝过凉茶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