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嫂的裁缝铺开张后,生意着实不错。
    一来衣服款式时髦新颖,进来看的人很多,总会有几个相中款式下单定做的。
    二来徐大嫂的手艺如今是越来越好了。
    同样的衣服,她做出来的针脚细腻、线头少,穿着比商场买的舒服多了。
    有个年轻女老师原本只是路过进来看看,结果一看就挪不开眼了,当场买走了那条红色柔姿纱连衣裙和褶皱收腰短袖衬衫。
    那也是因为钱包里钱不够了,不然还想再买两件。
    徐大嫂欢喜得天天笑容满面。
    心情好了,人又有了动力,家里的伙食蹭蹭上升,晚上和男人恩爱时也多了几分兴致,不像以前忙碌一天到晚上疲倦得不行,应付居多。
    徐志年颇有点受宠若惊,而后一脸餍足。
    结婚到现在,才真正体会到个中乐趣。
    夫妻感情因此有了大幅度升华。
    徐茵对此乐见其成。
    哥嫂感情好,意味着她反炮灰战役的成功。
    她陪着嫂子做稳裁缝铺的生意,期间还陪她去了几趟城北批发市场。
    等嫂子一个人跑城北不再那么怂了,自己也出了一大批系统囤货,换成桐城本地物美价廉的土特产。
    有大湖里产的银鱼、白虾、六月黄湖蟹,湖畔养的羊、鸭、鹅及各种蛋,还有羊毛毡子、羊绒线、各色布料都囤了一些。
    眼下农忙在即,她该回家了。
    徐大嫂连同俩孩子再依依不舍也没办法。
    “好了,小妹只是回家,等以后放假了还可以再来,你们这搞得生离死别似的。”
    徐志年忍不住吐槽。
    “呸呸呸!
    会不会说话?”
    徐大嫂瞪了他一眼。
    徐志年自知理亏,摸了摸鼻子,媳妇儿越来越凶了。
    话说回来,他都记不清以前媳妇和小妹是怎么相处的,但绝对没有现在这么黏糊。
    领导和战友羡慕他家庭和睦,小姑子来了以后,不仅没跟嫂子闹矛盾,还帮着嫂子开起裁缝铺,得闲帮忙进货、做衣服,亲妹子都没她这么好。
    “唉,你妹妹要是留在这边就好了。”
    他们都想保媒了,谁家还没个适婚的亲戚。
    “去!
    我妹妹还要念大学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